重要免責聲明
本站資源皆取自網路,純做個人研究心得分享,喜愛指標請支持開發者正版。
本站交易工具評論,皆為個人使用心得,不包含推薦投資之意圖,投資人須自負投資盈虧。
本站提及之外匯交易平台,皆為個人親身投資使用體驗,不具推薦意圖,投資須謹慎選擇交易平台。
交易指標、外匯EA、加密貨幣、跟單交易、程式交易
在投資界,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稱為「九月魔咒」。這個概念認為股市在九月份的表現通常較差。但這種說法到底從何而來?這些股市中的季節效應是否真實存在?今天就讓我們搭配歷史數據,深入探討這些有趣的市場現象吧!
「九月魔咒」指的是股市在9月份表現通常較差的現象。但真正引起廣泛關注是在1990年代,主要是因為一些研究人員和市場分析師注意到了股市在九月份幾乎都表現欠佳,根據過往資料顯示,9月的下半月是標普500指數一年中表現最差的兩週,特別是在美國市場,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具體的歷史數據:
自1928年以來,9月是唯一一個平均回報為負的月份,平均回報率約為-1.1%。
在過去95年中,S&P 500在9月份上漲的次數為40次,下跌的次數為55次。
自從二戰以來,歷史數據中標普500指數在9月的平均跌幅為0.78%,這一跌幅在所有月份中是最高的。
自1896年以來,道瓊斯指數在九月的平均回報率約為-1.0%。
這使得九月成為道瓊斯指數表現最差的月份。
自1971年成立以來,納斯達克在九月的平均回報率約為-0.5%。
雖然不如其他主要指數那麼顯著,但仍然是表現較差的月份之一。
根據MSCI世界指數的數據,自1969年以來,九月也是全球股市表現最差的月份,平均回報率為-1.0%。
上圖為過去10年的納斯達克指數月均表現。
單純從統計學上來說,9月大概率會是跌的,例外的2次發生了什麼事?2019年,美國經濟雖然放緩,但第三季的GDP成長率為2.1%,比2018的水平還要低。為避免經濟陷入衰退,聯準會採取了三次降息政策,每次降息25個基點,分別在7月、9月和10月進行降息。相比之下,2016年美國經濟出現復甦,GDP年化成長率達到了3.5%,雖然經濟表現有所改善,但聯準會卻保持謹慎,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25%至0.50%之間。
其實沒有統一的正確答案,都是一些或多或少的因素疊加而成。
例如:
假期結束效應:夏季結束,投資者回歸市場,可能導致賣壓增加。
財報季效應:第三季度財報季即將到來,投資者可能調整持倉,有時會對市場產生負面影響。
稅務考慮:為了抵銷資本利得稅,在美國是會課資本利得稅的,許多人9月份開始出清虧損的股票,這樣可以抵扣當年的獲利以達到避稅的目的,如果整體資本損失超過資本利得,還可以在當年的總收入中繼續扣除不超過3000美元的損失。
心理因素:投資者可能因為知道這一模式而採取更謹慎的態度,從而促成這個月的預言。
宏觀經濟因素:9月往往是聯準會等重要機構發布政策的月份,政策的出現可能加劇市場的緊張情緒。
雖然「九月魔咒」是最著名的季節性效應之一,但股市中還存在其他類似的季節效應:
指股市在12月底至次年1月初通常會出現上漲的現象。
自1950年以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12月最後5個交易日和1月前2個交易日期間,約有75%的時間出現上漲。平均漲幅約為1.3%。
這一俗語建議投資者在5月賣出股票,10月再重新買入,因為夏季月份股市表現通常較差。
1950年至2013年間,道瓊斯指數在11月至4月期間的平均回報率為7.5%。
同期5月至10月的平均回報率僅為0.3%。
開學季前後,零售股可能因為相關消費增加而表現良好。根據全國零售聯合會(NRF)的數據,BTS季節通常是假日購物季之後的第二大消費季,2019年,美國家庭在BTS季節的平均支出達到696.70美元。
美國股市在感恩節前後可能出現上漲,尤其是零售股受益於「黑色星期五」購物潮。自1950年以來,道瓊斯指數在感恩節前一周上漲的概率約為70%。感恩節後的「黑色星期五」通常帶動零售股上漲。
另外提一下,數據顯示,比特幣在歷年統計裡表現最差的月份也是9月,表現最好的則是11月,難道比特幣跟美股一樣也有9月魔咒?
雖然歷史數據似乎支持「九月魔咒」的存在,但過去的表現並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市場受到多種複雜因素的影響,單一的季節性模式不應成為投資決策的唯一依據。過度依賴過去的模式可能導致投資失誤,明智的投資者應將季節性因素作為參考之一,並結合更全面的市場分析、風險承受能力和長期目標來做出投資決策。
最後,對於「九月魔咒」和其他市場效應, 雖然有趣且引人關注,但投資者不應過度依賴它們,要長期的、分散化的投資策略才是更穩健的財富增值方式。
相信透過這篇文章,讓您對九月魔咒等等一系列的市場效應有更深刻的認識,也歡迎您持續關注本站,我們將為您帶來更多關於投資、金融市場分析以及成功人士的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