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免責聲明
本站資源皆取自網路,純做個人研究心得分享,喜愛指標請支持開發者正版。
本站交易工具評論,皆為個人使用心得,不包含推薦投資之意圖,投資人須自負投資盈虧。
本站提及之外匯交易平台,皆為個人親身投資使用體驗,不具推薦意圖,投資須謹慎選擇交易平台。
交易指標、外匯EA、加密貨幣、跟單交易、程式交易
金價在2025年持續創高,9月15日正式突破3600美元/盎司大關,引發市場熱議!多家投行如高盛與摩根大通預測,金價不僅可能上探4000美元,甚至5000美元也「有可能」。這波漲勢背後,是聯準會降息預期、地緣政治緊張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交織的結果。
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為何能在股市波動中獨領風騷?本文將深入探討金價上漲的原因、與聯準會政策的關聯、全球總經如何支撐高位,以及金價與S&P 500的績效比較,帶你看懂這場黃金狂潮的投資啟示。
2025年以來,金價已上漲超過30%,從年初的約2700美元/盎司飆升至9月15日的3600美元以上,創下歷史新高。根據摩根大通預估,金價預計在2025年第四季度平均達3675美元,並在2026年觸及4000美元。這波漲勢的主要驅動因素包括以下幾點:
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是金價上漲的核心推手。黃金作為無收益資產,其價格與利率呈反向關係:利率下降時,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降低,需求上升。根據歷史數據,過去10次聯準會降息週期中,金價在首次降息後6個月平均上漲15%以上。
2024年,聯準會已於9月實施首次降息50基點,市場預期全年降息100基點,這直接推升金價。降息環境下,美元指數(DXY)走弱,進一步利好金價。分析顯示,金價與美元負相關,若美元因降息貶值10%,金價可能上漲8%-12%。此外,降息刺激經濟,但若通膨反彈,央行購金需求將加劇。若聯準會全年降息幅度達預期,金價將維持在3600-3900美元區間,甚至測試4000美元。反之,若降息放緩,金價可能回落至3200美元。
聯準會對金價的態度間接透過政策表達。主席鮑威爾在2024年9月FOMC會議上表示,經濟數據混合(就業強勁但通膨黏性),將維持漸進降息,但全年幅度減半至100基點。這一「鴿派但謹慎」的立場,推升金價但也限制其爆發力。CME FedWatch顯示,9月降息機率近100%。然而,若通膨回升或就業超預期,聯準會可能暫停降息,導致金價承壓。高盛投行警告,若川普政府干預聯準會獨立性,通膨恐升,推升金價至4500-5000美元。高盛分析師指出,這將引發投資者從債券與股市轉向黃金,美元儲備地位受損。聯準會的「軟著陸」態度支撐金價高位,但政策不確定性仍是雙刃劍。
全球總經環境是金價維持高位的基石。2025年,全球GDP成長預期低於趨勢,通膨升至5%以上,受美中關稅與地緣風險影響。新興市場央行購金加速,中國與印度需求強勁,亞洲投資者貢獻上半年金價26%的漲幅。歐洲與亞洲經濟放緩,央行降息週期與聯準會同步,推升全球黃金需求。
地緣政治(如烏克蘭與中東衝突)與貿易戰,加劇不確定性,讓黃金成為首選避險資產。總體而言,全球總經的「不穩定平衡」讓金價穩居高位,預期2026年觸及4000美元。
金價與S&P 500的績效比較,凸顯黃金在不確定環境下的優勢。2025年上半年,金價上漲28%,而S&P 500僅漲約15%(截至9月)。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金價回報幾乎是S&P 500的兩倍(金價漲35% vs. S&P 500漲18%)。
歷史來看,降息週期中金價平均漲15%-20%,S&P 500漲10%-15%。2025年,S&P 500受科技股與AI熱潮支撐,但通膨與關稅風險讓其波動加大;金價則受益避險屬性。經由回測顯示,過去10年,金價年化回報8.5%,S&P 500為12%,但金價在衰退期(如2022年)漲10%而S&P 500跌20%。投資者可透過黃金ETF分散風險。總之,金價在2025年表現優於S&P 500,適合避險配置。
圖片來源:MacroMicro 財經M平方
金價突破3600美元並上探4000美元,甚至投行預測5000美元可行,這波漲勢源於聯準會降息預期、地緣風險與全球央行購買黃金。聯準會的鴿派態度與全球總經不確定性,共同維持金價高位,而相較S&P 500,金價在2025年的回報更勝一籌。無論是央行多元化儲備還是投資者轉向黃金,這場金價狂潮反映了經濟的複雜變局。未來,若通膨反彈或政策逆轉,金價或迎更大挑戰,但其避險地位仍然無比重要。
想了解更多全球金融市場分析,記得持續關注本站,我們會持續為您帶來最新、最實用的金融市場觀察與分析!